輪呔花紋的演變:從無到有,從簡單到複雜
- 譜詠編輯
- 2月1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在香港這個繁忙的都市,輪呔是我們每日出行不可或缺的夥伴。然而,你是否曾想過,輪呔上的花紋是如何演變而來?它們又為何如此重要?本文將帶你走進輪呔花紋的世界,了解它的歷史和功能。

輪呔花紋的起源

19世紀末,早期的充氣輪呔與實心橡膠輪呔一樣,都是光滑無紋的。直到1904年,Dunlop和Continental首次在汽車輪呔上設計了凸起或凹陷的花紋,作為「防滑」措施。1908年,Firestone更巧妙地設計了一款輪呔,其花紋能在雪地或泥濘路面上印出「NON SKID」(防滑)字樣,成為當時的一大創新。
花紋的功能:為什麼需要它?

如果道路永遠乾燥,輪呔花紋或許是多餘的。賽車用的光面輪呔(slicks)在乾燥路面上能提供極佳的抓地力,但現實中,道路往往是濕滑的。因此,現代輪呔花紋設計通常包括環形溝槽、橫向槽紋及無數小塊花紋,這些設計能有效排水,提升濕滑路面的抓地力。
花紋設計的演進
早在1890年代,單車輪呔已開始使用環形肋條花紋,以防止側滑。隨後,汽車輪呔的防滑設計也逐漸發展,例如在輪呔表面加裝帶有鋼釘的皮革帶,以增加抓地力。這些早期的創新最終演變成現代的輪呔翻新產業,並在1920年代全面普及。
時至今日,輪呔花紋設計可分為對稱式、非對稱式及定向式,並根據季節分為夏季呔、冬季呔和四季呔。對稱式花紋的輪呔可以任意安裝在車輛的四個位置,而非對稱式和定向式花紋則有特定的安裝方向。此外,花紋設計還可根據車輛用途分為肋條式、塊狀式、全地形式等,每種設計都有其獨特的幾何細節,例如溝槽比例、噪音處理及細紋位置等。

非對稱式花紋設計正成為市場新趨勢。1965年,Michelin推出了首款非對稱花紋輪呔XAS,專為時速210公里設計,並在歐洲賽車界大受歡迎。如今,這種設計已普及至街車輪呔,甚至有些輪呔還結合了內部結構的非對稱設計及雙區呔面膠料,進一步提升性能。
香港駕駛者的貼士
選擇合適的花紋設計
根據香港的天氣和路況,選擇適合的輪呔花紋。例如,雨季時可考慮排水性能較佳的輪呔。
定期檢查輪呔花紋深度
花紋深度不足會影響輪呔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,增加打滑風險。建議定期檢查並更換磨損嚴重的輪呔。
注意輪呔安裝方向
若使用非對稱式或定向式花紋輪呔,務必按照輪呔側壁的指示正確安裝,以確保最佳性能。
從19世紀的光滑輪呔,到今日複雜多樣的花紋設計,輪呔的演變見證了人類對安全與性能的不懈追求。作為香港駕駛者,了解輪呔花紋的功能與選擇,不僅能提升行車安全,更能讓你在繁忙的都市中游刃有餘。下次當你檢查輪呔時,不妨多留意那些細緻的花紋,它們正是你與地面之間最可靠的聯繫。
參考資料
Comments